【打藥的電腦斷層經驗分享】2020年年終倒數追蹤檢查
 
S__4153422.jpg
 
 
 
每半年都需要照一次電腦斷層攝影(俗稱CT)追蹤開刀後的結果,
通常都不用打顯影劑,但是因為這次合併有耳鳴,
醫師加排了個頭部的CT,所以就需要打藥,
討厭的2020年結束的倒數第二天還得做檢查,
想說就來輕鬆的分享一下我第一次打藥的經驗吧!
 
雖然我在醫院上班,但也不是每個檢查都親身經歷過,
不完全知道其中的細節,
只知道現在越來越進步,以前的顯影劑比較容易過敏,
現在幾乎都全面用比較不容易過敏的非離子顯影劑,
不需要像以前可能需要自費。
因為顯影劑由腎臟代謝,所以檢查前需要有腎功能的抽血報告,正常才能做。
 
現在的CT檢查多使用非離子顯影劑,禁食非必要性條件,
但因少數人會產生如噁心、嘔吐症狀。
為避免吸入性肺炎的發生,
大部分醫院還是會要求打藥的病人至少禁食4小時,避免食物嗆入的風險。
 
如果住院的話,護理師通常會先幫忙打個20號靜脈留置針
(號碼越大孔徑越小,通常為了減輕病人的疼痛,會能選小一點就小一點),
門診的話為求更順利、加上病人的針也普遍較好打(不常打針的血管彈性也比較好),
就會以18號針為主,
所以今天我就被打了個18號的針,
其實疼痛感跟22號或20號差不多,
所以為求安全打藥,18或16號針也是該打就打。
 
(最不希望發生漏針或重打的人就是護理師,
所以她們都是盡可能的注意,
若發生了千萬不能怪她們,因為這是正常有可能會發生的,
就像吃燒餅哪有不掉芝麻的,只能盡力拿盤子裝.....)
 
******原本沒想寫這麼嘮叨的長文****************
 
打完留置針會先用生理食鹽水測試,
如果有任何不舒服,要隨時提出,
才不會因為漏針而有什麼意外。
檢查時會用機器快速的打藥,藥物濃度也比較高,漏針的話會很嚴重。
檢查單上說:CT檢查注射顯影劑時,
大多數人會有輕度的局部或全身溫熱感,
但很快就會消退,只需做深呼吸,大多可緩解。
少數人可能會有噁心、頭暈,嘔吐、寒顫等症狀。
 
我覺得打的過程有三次,
第一波比較輕微,打針的手有點注入藥品的感覺,
然後身體中心和口腔有輕微溫溫熱熱暖的感覺,
最後會有很像月經流出來的感覺.........(男生的部分可能就要問男生了)
 
第二波和第三波的感覺是越來越加深,
身體內的發熱會加大,
口腔會有種淡淡的油味混雜金屬味,還不至於想吐,
二次月經流出來的感覺也會漸加大,
但只是感覺,不是真的有流什麼出來,
護理師也有先告知,所以還好沒嚇到。
然後就完成了!
 
之後就是等二週後看門診。
等待檢查結果,其實也是一種很大壓力,
但病友們之間相互的鼓勵會沖淡一些緊張感,
希望大家病後追蹤的結果也都是正常的~加油。
2020年已經夠糟的了,檢查當天還是冷到一個暴龍級的寒流,
只穿檢查服光著二條腿躺在CT裡真的很冷,
大家如果下次要做CT,
建議可以穿個衛生衣、絲襪或內搭褲(沒有扣子或金屬勾的)。
 
2021年,希望COVID-19能平息(拜託.....)
arrow
arrow

    每天來杯拿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