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早在1947年從烏干達茲卡森林中的彌猴體內分離出來
與登革熱病毒同屬黃病毒科(Flaviviridae)裡的黃病毒屬(Flavivirus)
為單股正鏈RNA病毒
有包膜、二十面體
依據基因型別分為
非洲型:烏干達(1947)、奈及利亞(1968)、塞內迦爾(1984)
亞洲型:馬來西亞(1966)、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(2007)、柬埔寨(2010)
2015年5月WHO證實巴西東北部出現本土的茲卡病毒感染確診病例,為美洲地區首例。
之後疫情疫情擴增至中、南美洲10餘個國家/地區,包括巴西、哥倫比亞、薩爾瓦多、瓜地馬拉、墨西哥、巴拉圭、蘇利南、委內瑞拉、宏都拉斯、巴拿馬、法屬馬丁尼克、法屬圭亞那、波多黎各、海地等。
<臨床表現>
約80%感染者無症狀
有症狀者其症狀與登革熱、屈公熱、或其他會造成發燒與起疹子的疾病類似
典型症狀
發燒(通常微燒)
斑丘疹
關節痛:主要影響手腳之小關節
結膜炎:非化膿性
其他常見症狀:肌肉酸痛、頭痛、後眼窩痛、厭食
罕見症狀:腹痛、噁心、腹瀉、黏膜潰爛、癢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