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透析不平衡症候群
透析使血液中的電解質及尿素等小分子急速清除,而腦細胞中的電解質及尿素清除較慢,引起滲透壓不平衡,因此血液與腦脊隨液之間產生濃度差異,導致水份進入腦細胞內,造成腦壓上升而發生症狀。
症狀:
(1)疲倦、全身無力
(2)頭痛、頭暈、噁心、嘔吐
(3)血壓上升或下降
(4)肌肉痙攣
(5)意識模糊、煩躁不安
(二)、血壓下降
※為什麼會血壓下降?
(1)脫水不當
水分脫除太快,原因是短時間脫水過多、或理想體重估計的過低等。由於這些因素,導致血液循環量減少,血壓自然下降。
(2)血管收縮異常
(3)心臟疾病
(4)貧血(血比容過低)
※如何預防
(1)兩次透析間的體重不要增加太多,每天體重不超過一公斤
(2)每日水份攝取量為前一天尿量加500-800cc水份
(3)不可過份脫水至理想體重以下
(4)每日定時量血壓,正確服用降血壓藥
(5)原則上透析前不服用降血壓藥物
(6)改善貧血
(三)、肌肉痙攣
最常發生在腳部肌肉,肌肉覺得堅硬、刺痛和劇痛,與脫水不當或電解質不平衡有關。
(四)、腹痛
透析中發生腹痛,可能是脫水或低血壓導致消化道血液循環不良所造成。
(五)、血壓上升
※可能原因為
(1)攝取過多水份、鹽分
(2)體液過多:未達乾體重
(3)腎素太高
(4)透析中鈉離子濃度太高
(5)精神和心理的因素
(六)、出血
高血壓、血小板功能較差、或使用肝素等所造成。透析中使用肝素,容易發生自發性出血,如果在透析前發現有出血現象,請告知醫師或護理人員減少透析中肝素用量。
※有下列出血情形:
(1)痔瘡出血
(2)鼻出血
(3)眼底出血
(4)消化道出血
(5)血管通路出血
(6)月經出血
(7)其他任何部位出血或瘀青
(七)、血管疼痛
※可能原因為
(1)穿刺針固定不良或位置不佳
(2)血管收縮
(3)血管狹窄
(4)血管炎
(八)、皮膚癢
※可能原因
(1)尿毒素堆積── 透析量不足或尚未透析病人
(2)副甲狀腺機能亢進
(3)高磷血症
(4)皮膚乾燥
※如何處置
(1)服用止癢藥物
(2)以冰袋冷敷皮膚
(3)使用潤膚乳液擦拭全身
(4)盡量穿棉質衣褲,避免穿尼龍或毛料的衣褲
(5)限制高磷食物控制血中鈣磷平衡